5月26日,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备受关注的“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单项榜” 等系列测评榜单揭晓。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冯俊:房地产上市公司要“领跑”,必须做到三点
在经济深化转型、行业创新发展的新时期,房地产企业应该如何发展,特别是作为其中优秀代表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应该如何"领跑",有三点值得重视。首先是房地产上市公司要把深化供给制改革、改善供给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房地产上市公司要努力降杠杆,提高抗风险能力。最后,房地产上市公司要成为稳定市场的主力军。[详情]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
沈建忠:2019年物业管理行业营收规模或已突破万亿元大关
疫情防控以来,物业企业作为逆行者始终坚守在第一道防线,得到了业主和社会的肯定;凭借卓越表现及持续向好的业绩,也赢得了投资者的信心和认可。中物研协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物业管理行业的营收规模已经突破了9000亿元,增长率为17.25%。2019年的行业数据按照增长趋势,相信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详情]


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发布
丁祖昱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主任、易居企业集团CEO
在经济碰到一定问题的情况下,如果能够稳住房地产,相信对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前两年我们说房地产是经济的压仓石,今年更是。本次“两会”给房地产企业和关联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稳”就是最好的答案。从行业来看,压力继续存在。今年应该做好各种准备,有底线思维,向最好的方向努力。[详情]

2020中国物业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发布
杨熙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中物研协总经理
预计2020年将有不低于12家物业企业将成功上市,未来两年上市物业企业数量将超过50家。物业行业与资本市场将进一步紧密相联,借助资本力量获得更大发展。资本市场持续看好物业行业,物业企业上市热度延续,截止到2020年5月,共有3家A股上市企业,24家港股上市企业,39家新三板企业。[详情]

-
周忻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
疫情让地产和物业服务行业改变和进化
世界正在快速改变。无论是国际市场,中国经济各种旧有惯例,以及各种的对市场的认识和思维,在这次疫情后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所以当下应该更多讨论行业如何进步,如何变革,如何升华。过去几个月,房地产行业和物业行业都在悄然得发生很多变化。[详情]
-
蔡金强 奥陆资本总裁及投资总监
全球经济滞胀已不可避免
新冠疫情堪比没有硝烟的战争,并已经演化为全球冲击,这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压力。在全球大放水叠加经济逆全球化背景下,相信通胀即将卷土重来。预计全球通胀压力将在3季度显现,全球经济衰退,即将进入大概18个月的滞胀,之后进入痛苦的通缩。[详情]


上市房企高峰对话
2020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判研
上市房企如何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增长?
对于房地产行业,今年资本市场关注的风口会是什么?
优秀上市房企代表们针对政策、市场、土地,以及融资等热点问题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上市物业服务企业论坛
疫情给物业服务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今年的物业上市企业会不会有大突破?
对物业服务行业市场的展望
优秀上市物业服务企业代表们针物业行业、资本市场、收并购,以物业服务等热点问题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榜单
- 100强名单
排名 | 企业名称 |
---|
排名 | 企业名称 |
---|
排名 | 企业名称 |
---|
排名 | 企业名称 |
---|

- 入榜企业分析
- 资本市场表现
- 运营规模分析
- 偿债能力分析
- 盈利能力分析
- 成长能力分析
- 经营效率分析
- 社会责任分析
- 创新能力分析
-
万科位列榜单第一,十强排名基本稳定
- 2019年上市房企总资产均值为1409.37亿元,同比上升25.67%;房地产业务均值为270.00亿元,同比增长34.39%;净利润均值为28.68亿元,同比增长11.94%;资产负债率均值同比上升1.87个百分点至69.96%;净负债率均值同比上升3.25个百分点至95.77%。
- 榜单显示,排名前十企业整体没有变化,仅出现微调。万科位列第一,中国恒大、碧桂园分列第二、第三位。融创中国排名提升较大,位列第四;中国海外发展排名与上年一致,位列第五;保利地产排名下降两位,排名第六。华润置地、龙湖集团、新城控股和富力地产分列第七至第十位。
-
-
- 万科2019年实现销售金额6308.4亿元,销售面积4112.2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9%和1.8%。2020年,万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现金流为基础,持续创造更多真实价值,实现有质量的发展。
- 2019年,中国恒大实现合约销售人民币6010.6亿元,较2018年增长9.0%;合约销售面积5846.3万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11.5%。2020年,中国恒大将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新战略。
-
-
- 具体来说,恒大首先是利用庞大的土地储备以及网上卖房的巨大优势,实现了销售的高速增长;第二,恒大主动控制土地储备规模,通过土地储备负增长以控制规模;第三,加强销售回款,增加现金流入从而大幅降低了负债总额和净负债率。
- 碧桂园2019年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5522.0亿元,同比增长10.0%;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623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2020年,碧桂园坚信,未来的发展依然取决于国家的城镇化和现代化。集团将凭借自身在全国广泛而均衡的土地布局,树立道路自信,坚持走城镇化路线。


平稳发展基调延续,政策调控因城施策
-
- 回顾2019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政策环境偏紧,中央聚焦房地产金融风险,坚持住房居住属性,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地方因城施策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总体经历年初的平稳预期到年中的加码预期,再到年末的平稳预期三个阶段的变化。中央层面重申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地方落实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调控方式,热点城市升级调控,部分城市基于人才引进政策针对小部分群体进行定向微调。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中,明确了2020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主基调不变,强调加大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和租赁住房发展力度。
- 投资方面,2019年房地产投资稳中有升,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94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97071亿元,增长13.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2020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1963亿元,同比下降7.7%,降幅比1-2月份收窄8.6个百分点。从累计增幅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受到疫情较大冲击,一季度同比指标创历史新低,且维持1-2月的负增长态势。但在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伴随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复工复产的比例逐步提升,开发投资数据反弹明显。
房企上市稳步推进,配股并购有序展开

-
- 2019年共有6家房企成功在港上市,分别是德信中国、银城国际控股、中梁控股、中国天保集团、新力控股和景业名邦集团。另外,截至2020年4月,在港交所等待上市的房企有10家,分别是海伦堡、奥山控股、万创国际、三巽控股、港龙中国、大唐地产、鹏润控股、金辉控股、上坤地产和领地控股。另外绿城旗下代建业务绿城管理以及奥园旗下文旅业务中国文旅也在等待上市。由于目前房地产开发板块在香港市场估值处于低位,而物业、商管等板块在香港市场能获得较高估值,房企依旧热衷于分拆旗下业务单独上市。合景泰富、世茂、金科等企业近期也宣布计划分拆旗下公司单独上市。并购方面,房企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大量性价比较高的土储,而且相较于传统的招拍挂,收并购对房企自有资金的要求相对较低,能更大程度提高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

融资环境前松后紧,房企土储策略分化
- 金融政策在2018年下半年从去杠杆转向稳杠杆后,资金面相对宽松。2019年初延续了2018年底的态势,房企纷纷抓住窗口期进行融资,1月融资额创下历史新高。随着3月房地产市场转暖,土地市场热度有所抬头,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融资政策逐步收紧。银保监会和发改委连续发文或进行窗口指导,对房地产企业通过银行、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以及在海外市场融资进行规范。
- 土地市场方面,2019年上半年随着销售的回暖出现了短暂回暖,但二季度后,随着融资政策收紧逐步传导到上游,土地市场热度转冷,溢价率降低到了历史低位,企业在拿地态度上趋于谨慎。总体来看,房企2019年土地购置面积为258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40%。从历年走势上看,2019年土地成交规模回到十年低位。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在2月份暂缓了土地出让,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大幅下降。为了稳定市场,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加大了高价值土地的供应,带动成交价格环比上涨,溢价率出现明显回升。在中央和地方日趋积极的供地政策推动下,土地市场交易开始逐渐恢复,土地成交规模同比降幅收窄。
房企坚持主业深耕,多元布局垂直下沉

- 2019年,多数上市房企继续坚持主业深耕。从营业收入结构来看,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大于90%的上市房企数量约占总数量的39%,收入占比在70%~90%区间的上市房企数量占比约为26%,两类合计约为65%。由此得知,大多数上市房企第一主营业务依旧为地产开发。战略方面,上市房企多围绕“1+X”,即聚焦主业,多元业务协同的方向发展,更加重视集团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多元业务的布局更加审慎。总体来说,上市房企的多元业务不断垂直下沉。其他多元业务方面,上市房企在智能、科技、教育、绿色施工、旧改、城市更新等方面积极入手。碧桂园成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提升工地工作、社区服务效率;打造机器人餐厅连锁品牌,吸纳高端人才助力国家科技进步,实现多方共赢。非地产业务方面,恒大布局体育、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增强行业竞争力,致力打造高端智能工厂,实现无人化作业的“黑灯工厂”。万科则是在冰雪度假、物流仓储、养老、教育等方面发力,2020年3月,正式成立食品事业部,布局生猪养殖、蔬菜种植和企业餐饮三大领域。

-
新城控股:综合实力10强
-
富力地产:综合实力10强
-
华夏幸福:综合实力20强
-
金科股份:综合实力20强
-
正荣地产:综合实力20强
-
中国奥园:综合实力30强
-
美的置业:综合实力30强
-
佳兆业集团:综合实力30强
-
中梁控股:综合实力30强
-
路劲:综合实力35强
-
禹州地产:综合实力50强
-
时代中国控股:综合实力50强
-
新力控股:综合实力50强
-
中骏集团控股:综合实力50强
-
花样年控股:综合实力100强
-
当代置业:综合实力100强
-
亿达中国:综合实力100强
-
投资价值10强
-
盈利能力10强
-
投资潜力10强

- 官方网站:
- lol下注软件网 www.fangchan.com
- 现场直播:
- 乐居财经、搜狐焦点深圳、搜狐焦点东莞、和讯房产、腾讯东莞、网易
- 联合发布:
- 新华社、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工人日报、华夏时报、北京日报、新京报、北京商报、北京青年报、地产杂志、中国房地产金融、新闻晨报、东地产、中国企业报、中国建设报、南方都市报、每日商报、重庆商报、海峡导报、海南日报、南宁晚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壹地产、成都日报、西安日报、南方日报、春城晚报、东莞日报、都市热报、都市时报、海西晨报、劳动观察、新华网、新华客户端、央广网房产、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网地产、财经网地产、第一地产、北京财经、中华网地产、云南网、今日头条、BTV第一房产、城市地产、腾讯房产、网易房产、凤凰房产、和讯房产、诸葛找房、蓝鲸房产、楼市、安家、安居客、地产人言、地产总裁内参、野马财经、36氪、一点资讯、房掌柜、房掌柜客户端、楼宇家话、真叫卢俊、时尚家居等。
-
新华社
-
上海证券报
-
证券日报
-
经济日报
-
21世纪经济报道
-
工人日报
-
华夏时报
-
北京日报
-
新京报
-
北京商报
-
北京青年报
-
地产杂志
-
中国房地产金融
-
新闻晨报
-
东地产
-
中国企业报
-
中国建设报
-
南方都市报
-
每日商报
-
重庆商报
-
海峡导报
-
海南日报
-
南宁晚报
-
厦门日报
-
厦门晚报
-
深圳特区报
-
深圳商报
-
深圳壹地产
-
成都日报
-
西安日报
-
南方日报
-
春城晚报
-
东莞日报
-
都市热报
-
都市时报
-
海西晨报
-
劳动观察
-
新华网
-
新华客户端
-
央广网房产
-
中国经济新闻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网地产
-
财经网地产
-
第一地产
-
北京财经
-
中华网地产
-
云南网
-
今日头条
-
BTV第一房产
-
城市地产
-
腾讯房产
-
网易房产
-
凤凰房产
-
和讯房产
-
诸葛找房
-
蓝鲸房产
-
楼市
-
安家
-
安居客
-
地产人言
-
地产总裁内参
-
野马财经
-
36氪
-
一点资讯
-
房掌柜
-
房掌柜客户端
-
楼宇家话
-
真叫卢俊
-
时尚家居
-
搜狐焦点东莞直播
-
搜狐焦点深圳直播
-
腾讯东莞直播
-
和讯房产直播
-
网易直播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是隶属于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专业性房地产行业测评机构,依托主管单位和专家支持单位的行业影响力,以及庞大的、与行业存在广泛联系的专业研发力量,本着"科学、公正、客观、权威"的原则,展开深入翔实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整个产业链企业的测评研究,以此促进中国房地产业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